天籁之音传彝山 ——记楚雄州非遗传承人普顺清

日期:2023-02-14来源:楚雄日报作者:苏波??杨铠瑞?点击:657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初春,笔者一行驱车来到大姚县三台乡三台社区米地拉么小组,走进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顺清家中,道明来意后,普顺清热情的邀请我们落座,从屋里拿出一个小盒、两截竹子、一支唢呐开始捣鼓起来。

“小盒里装的是什么?这两截竹子又是干什么的?”面对我们的疑问,普顺清缓缓打开他的“百宝箱”:棉线、簧片、铜片……映入眼帘,“盒子里都是调‘哔噜’和唢呐的用具,这两截竹子就是‘哔噜’了。”普顺清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在一问一答中,我们对普顺清有了更深的了解。

普顺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彝族汉子,今年60有余。他因熟练掌握“哔噜”和唢呐的制作、演奏技艺在当地小有名气,2013年被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确定为“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普顺清告诉说,他的父亲普国英,是两项技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逢重大节庆活动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是名副其实的“老艺人”。普顺清自幼受彝族文化的影响,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对“哔噜”和唢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父亲的指导和自己的摸索,早早地就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说到唢呐,无人不知,而谈起“哔噜”却鲜为人知。

“哔噜”是彝族文化在不断发展中衍生出的一种赋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双管单簧吹奏乐器,吹奏后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在彝族语中也称为“模秋”“哔哩”,一般作为配乐使用,运用于对歌、迎亲等喜庆场合。“哔噜”一旦到普顺清手里,优雅、深沉的音色中总有几分彝族乡土的韵味及特色。

在传统“艺人”眼里,学艺最重要的是先学会乐器的制作。眼前的“哔噜”和唢呐均出自普顺清之手,别看“哔噜”简陋,它的制作却大有文章,需采用山中较细,且竹壁厚度相当的冬竹作为原材料,晒干后取两根长度相等的竹管,高音管凿六个孔、低音管凿五个孔,管头各开簧窗,安上薄厚适宜的竹制簧片,两管并拢吹奏发音。

“音色的好坏关键在于簧片,”长期的制作经验让普顺清了然于胸。

单管“哔噜”演奏容易,双管演奏却难上加难。“哔噜”的特点是用嘴含住双管哨片头发声,演奏的前需要通过调整缠线与簧片的位置来修正发音,达到“双管同音”的神奇效果,有“天籁之音”的美誉。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D/95/rBABXWPq2FKEC5tlAAAAAGZxEuw00.jpeg

普顺清反复调试后,一首悠扬的曲子萦绕在耳畔,响彻彝家小院。

相比老一辈的艺人,如今民间艺人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普顺清被评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他每年可领到3600元政府补助,每年受邀参加县、乡组织的重要节庆活动10余场(次)、各类民间民俗活动100余场(次),把“哔噜”和唢呐吹到了大姚及州外的彝山村寨。

“无论婚丧喜庆我们村的人都会请普顺清到场吹上几曲,他的‘哔噜’和唢呐很有特点。”昙华乡麻秸房村委会 村民李忠海说。

传承是非遗的生命,普顺清深知这一点,为了更好地将“哔噜”和唢呐传承下去,普顺清先后培养了李辉、李国清、李国顺3名徒弟,手把手地教“哔噜”的制作及演奏,在普顺清的言传身教下,李辉和李国顺已成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迈进,让更多的人了解“哔噜”,让非遗文化发扬光大。”在谈及以后的打算时,普顺清眼神里充满坚定。

一首“哔噜”曲罢,普顺清缓缓拿起唢呐,他的小孙女依偎在身旁,满眼崇拜,一旁的火塘里,火苗上窜,越烧越旺。(楚雄日报通讯员 苏波  杨铠瑞 )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