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流域傣族文献综述

日期:2022-03-07来源:豆丁网作者:柯贤和点击:2606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金沙江中﹑上游沿江两岸崇山峻岭的广大峡谷地带,居住着一小部分纯朴善良的傣族人民,大约三万余人。较之德宏﹑西双版纳傣族,他们有着自己相对独特的区域文化。然而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使得这些文化很少受到学术界专家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和长期研究,虽取得一些很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还是非常的少。我在楚雄学院刘祖鑫老师及何斯强导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获得十余篇文章,现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简单概括如下:

一 关于金沙江流域傣族族属﹑渊源的研究

金沙江傣族的研究和其他民族研究一样,首先得弄清楚其族属和渊源问题。这方面研究成果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金沙江傣族是百越后裔。刘祖鑫﹑杨甫旺《傣族原始宗教研究的新视点—— 金沙江河谷傣族的稻作与祭祀》(《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4月)认为:傣族为“百越”的后裔,秦、汉之际,出自“百越”的“濮”已经分布在越崔郡的青蛉县(今云南省大姚县至永仁县一带),这些“濮”后来发展成为金沙江河谷地带的傣族”。杨甫旺《面对现代化冲击与发展的金沙江河谷傣族传统文化——以云南大姚县高坪子村为例》(《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十九卷第五期2004年10月)也认为:傣族渊源于“百越”,很早就生息在金沙江沿岸一带,分布于华坪、永仁、大姚等地金沙江河谷的傣族就是古代越寓郡内越人之后裔。元明以后又有部分傣族从滇南景东等地迁入金沙江河谷,与原来的土著傣族融合,繁衍成为今天金沙江河谷的傣族。汪宁生先生在《古代云贵高原上的越人》中指出:越人是云贵高原的古老居民之一,并非后世由他地迁入,而且在云贵高原上有一定的分布范围。马旷源先生在《金沙江边的傣族文化》一文中也基本赞同王先生的这种观点。

(二)金沙江傣族是迁徙定居于此的。以梁旭先和尤中先生为代表。金沙江傣族中常有老者说,他们“起祖景东”。据《明史》卷三零一《四川土司传》“迷易土司条”载:“会川卫(驻今会理),……领迷易千户所(驻今米易),土官贤姓,其先云南景东僰种也,徙其属来田种。洪武十六年归附,以随征东川、芒部(今镇雄),劳,授世袭副千户,居所治域外,所辖僰蛮仅八百户。”另据《蜀中广记》卷三四载:“迷易千户所,在卫(按,会川卫)西北八十里,……。《土夷考》曰,迷易土官,贤姓也。初,云南景东僰夷头目阿骇,徙其属来往种。洪武十六年归附,以随征东川、芒部二府效劳,授世袭副千户,……。管束八百僰夷而已。” 据尤中先生的说法,“僰蛮”即“百夷”,明朝万历年间以后,多将以往以“僰”记录“白人”(白族)改为记录“百夷”(傣族)而作“僰夷”或“僰蛮”。在学术界也有一些研究得到证实。梁旭先生在《金沙江边的傣族》一文中,认为河谷傣族是从外地“景东”迁徙定居的,且对迁徙时间和次数作了大体的概扩。尤中先生《中国古代的西南少数民族续编》的书中,也认同这种观点。此外,杨玉培《永仁傣族源流及习俗》和龙志斌《永仁境内傣族来源调查》也认为金沙江傣族是迁徙而来的。

(三)部分土著﹑部分迁徙并存。同样在刘祖鑫、杨甫旺《傣族原始宗教研究的新视点—— 金沙江河谷傣族的稻作与祭祀》(《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4月)一文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论述:“傣族为‘百越’后裔,源于‘百越’的‘濮’,自秦、汉以来,就已在金沙江河谷居住、繁衍,……元明以后,又有部分傣族从滇南景东等地迁入金沙江河谷,与原来的土著傣族融合,繁衍成今天的金沙江河谷傣族”。除此,王国祥《金沙江河谷的历史与文化》(《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二期)一文中也指出,“我的看法是:既有土著,又有从景东等地迁来的傣族,繁衍后融为一体。”马旷源先生在《金沙江边的傣族文化》一文中也有类似的观点。

二 金沙江流域傣族宗教研究:

刘祖鑫﹑杨甫旺《傣族原始宗教研究的新视点—— 金沙江河谷傣族的稻作与祭祀》(《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4月)认为:傣族在其稻作生产方面有较高的水平,他们围绕着稻作生产产生了一系列的宗教祭祀活动:祭龙神、祭水神、祭仓龙、祭山神、赶火神、撒秧日祭谷神、开秧门祭谷神、关秧门祭谷神、收割祭谷神、尝新节﹑火把节、牛王会、窝巴节等,这些祭祀活动都与水稻生产密切相关,实质都是在祈求保佑水稻丰产,人们安居乐业。芮增瑞先生1990年在《金沙江文艺》发表一篇《由一篇〈蜡辞〉说起》。作者通过古歌与中国上古时期汉族“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联系一起进行思考和探究,认为两者都有浓厚的巫术成份,其本身主要是巫术咒语。

三 金沙江流域傣族文化研究:

刘祖鑫杨甫旺《傣族原始宗教研究的新视点—— 金沙江河谷傣族的稻作与祭祀》(《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4月)认为:金沙江河谷的傣族借助优越的自然条件,创造了独特的稻作文化。金沙江河谷的傣族与德宏、西双版纳的傣族稍有不同,金沙江河谷的傣族与其临近的彝、傈僳一样,早期以观察金沙江上升水位或观察江岸草木颜色依海拔高度渐次生绿的特点来判定雨水早迟,以此安排撒秧、栽秧的时间,但明清之际随着汉文化的传人,以稻作为主的傣族和早作稻作共存的彝族较快地吸收了汉族的二十四节令,以此有序地安排稻作生产。20世纪80年代王国祥先生《金沙江傣族的口头文学》,主要是关于傣族口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王国祥先生《金沙江河傣族的文化》(《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2月)主要为傣族的文化方面研究,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河谷傣族文化特点,同时也关注到时代和他者文化因子的影响。认为河谷傣族文化有两个鲜明的区域性特点:原始古朴和多元文化交融。杨甫旺、刘祖鑫的《面对现代化浪潮冲击与发展的金沙江河谷傣传统文化——以云南大姚高坪子为例》深刻分析了经济浪潮对傣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及面对这种冲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进一步发展民族教育;二是转变人的观念……。”刘祖鑫﹑舒跃红《人类学视野下的金沙江河谷傣族文化—— 以云南大姚湾碧和武定东坡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1月第25卷第1期)指出金沙江河谷的傣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对金沙江河谷傣族文化作一个区域性的把握和研究,在研究其族群认同和文化变迁的同时,对构建新的区域文化不仅具有生命力,吸取外来文化因子,对于其整合、增加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认同功能,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