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梅葛

日期:2016-12-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点击:15195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彝族梅葛是云南彝族的一个主要曲种,流传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姚安、永仁等县的彝族聚居区。梅葛,意为口头说唱的古老故事,是一部古老的长篇说唱史诗,无文字记载,主要靠口耳相传、沿袭演唱而保存下来。内容是彝族人对开天辟地、万物起源的理解以及生产劳动、婚丧嫁娶、风情习俗的记述,它被视为彝族人民的“根谱”,并被誉为彝族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

     新中国成立后,梅葛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并逐步为更多人所认识。1958年10月,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出席亚洲作家会议,在其报告中说:“中国彝族1万1千行的长诗《梅葛》也是口头流传的关于人类历史及对大自然斗争的史诗。”

 梅葛曲本主要由“创世”、“造物”、“婚配”、“丧葬”4个部分组成,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它的每一章互相不可分割,通篇或分章演唱均可。梅葛曲调分为“正调”和“慢调”两种;根据演唱内容不同,又分为赤梅葛、辅梅葛、赤梅拉梅和娃娃梅葛四类,其中赤梅葛和辅梅葛属于比较古老的曲调,又叫“古腔调”。赤梅葛一般是悲调(又叫哀调),忧伤低沉,多用于丧葬、祭祀;辅梅葛一般是喜调,婉转抒情,多用于婚嫁、节庆、起房盖屋、生产放牧等;赤梅拉梅是在上述两种古腔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叫杂调,如大姚县昙华乡流行的“过山调”、“玛嫫诺调”、“马樱花调”等和婚礼时唱的“请客调”、“讨亲调”、“青棚调”、“进门调”、“迎客调”和“送客调”等。

  梅葛演唱有单人、双人和集体3种形式,前二者一般为坐唱和站唱,多人演出为走唱,与舞蹈结合,生动活泼,富有民族特色。伴奏乐器主要有葫芦笙、口弦、笛子、月琴等。用彝汉两种语言演唱,唱词以七字句、五字句为常见,其中以五字句居多,讲求彝语声韵,诙谐风趣,深受彝族群众喜爱。   过去,演唱梅葛的歌手主要是毕摩,他们既是彝族祭师,又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的保存、加工和传播者,是彝族的知识分子。近年来涌现出许多青年歌手,创作的曲目超出了传统的史诗范畴,多用于反映彝族人民的新生活,如《民兵队长阿利若》、《昙华山上不老松》、《彝家山寨新事多》、《红军长征过楚雄》、《美上加美》等,先后参加了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等活动并获得各种奖励。

  梅葛文化节,是近些年的叫法。在过去,民间的通俗叫法是梅葛会,也有叫对调子的。其实就是通常讲的赛歌会。这是姚安县以梅葛故地马游坪为主要标志的彝族山区比较隆重的一个节日,以用梅葛调吟唱梅葛为主要内容。

  梅葛,是当地彝语的译音。梅是嘴的意思,葛是古老、过去的意思。翻译成汉语,就是把祖先的历史说出来。祖先的历史即梅葛史诗,分创世、造物、婚事与恋歌、丧葬四个部分;说出来即用梅葛调吟唱出来,并且必须用梅葛调正腔吟唱。因为梅葛调分正腔、慢腔和娃娃腔。正腔多为朵觋(毕摩)或老年人演唱,曲调高亢响亮,近似于吼,叙事性较强,主要是唱述梅葛史诗及先辈们的历史、教人农事和演绎风俗,多在祭祀或正式场合演唱。慢腔多为伙子姑娘们演唱,曲调婉转悠扬,以打情骂俏表达爱恋为主,多在野外相聚或“姑娘房”里演唱;也有中年人演唱,曲调如咽似诉,以表达苦闷情感为主,多在山间田野或非正式场合演唱。娃娃腔多为孩童演唱,曲调诙谐幽默,朗朗上口,以表达天真好奇的童趣为主,除庄重场合外都可即兴演唱。

  吟唱梅葛,是彝族群众代代相传的传统。听老人们说,过去除祭祀、过年过节及婚丧嫁娶要吟唱梅葛外,每年旧历的二月八还要举行一次梅葛会,由各山寨轮流主持。届时,来自山山箐箐的男女老少身着平时舍不得穿的彝族盛装欢聚一堂,唱梅葛调,跳葫芦笙舞,进行物资交流。

  活动中,从始至终贯穿着梅葛吟唱。先是举行祭山仪式,由朵觋(毕摩)主持。开场白后,就用梅葛调正腔唱诵造天造地、虎变万物、洪水换人种、两兄妹传人种、两兄妹造日月和分四季盘庄稼等梅葛。然后是唱梅葛比赛,由各山寨选派的歌手对唱。如果是一男一女,双方又有点意思,起唱时还会用歌声互相打赌,赌注即输家跟赢家回家。但通常都是女方故意输给男方。这种演唱比赛较为独特,都是即兴编词,随口就来,一问一答,环环相扣,以回答不了唱不下去为输。比如演唱的主题是造房子,就要从哪个来号地脉,地脉的情况怎么样,什么木料做什么用,木料又从哪里砍,什么人抬……一直唱到搬新居。如果还没有输赢,就继续唱下去,唱搬新居以后的情况,比如什么屋派什么用场……就这样树生枝枝生叶地不断演绎牵扯下去,既比歌喉,又比心智,有时候要几天几夜才唱得出输赢。与此同时,还有自发组合的演唱比赛。年老的,一般在火塘边进行;中青年的,一般在山野林间进行。由此还衍生出青年男女用梅葛调打情骂俏直至传情达意私订终身。 为什么要举办梅葛会?据民间传说,是天神的旨意,是天神给人间传授梅葛时定下的规矩。   那是一个古老的年代,生活在马游坪的先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像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一点乐趣也没有。一天晚上,一个叫朵觋的小伙子收工回家,头被树上挂着的葫芦碰了一下,很疼,朵觋开口就骂,并把葫芦扯下来丢下山箐。殊不知,这个葫芦乃天神所变。天神见世间凡人如此对待葫芦,非常想不通,晚上就托梦责问朵觋,说你们知道人都是从葫芦里来的吗?朵觋说不知道,这里的任何人都不知道。天神很失望,说你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世上万物从哪里来,难怪你们不知道祭祀神灵。于是决定开启人的灵智,每晚上用托梦的办法给朵觋传授《梅葛》,并传授祭祀礼仪。但传了八晚上,朵觋记住了后面又忘记了前面,效果非常不好。天神很着急,因为天神只能在人间逗留九天。如果用文字来传授,效果会好,但离开天庭下凡时忘了带文字,所以没有文字来传授。情急之下,天神创造了梅葛调,用唱的形式才把《梅葛》完整地传授给朵觋。临走时,天神告诉朵觋,说你从此以后就是通天人之际的“朵觋”,一半是神,一半是人。还说,每年旧历的二月八日是山神树神水神等诸神聚会的日子,在那一天祭山并吟唱《梅葛》,会得到各路神灵的护佑。

  就这样人间有了朵觋(毕摩),不仅主持各种各样的祭祀,还负责传唱《梅葛》。从此,人们知道了敬畏神灵,让无助的心灵找到了慰藉的依托;还学会了唱《梅葛》,让愚钝的脑海中拥有了一个诗意的世界。从此知道天神造天造地造万物,知道洪水换人种时俩兄妹躲在葫芦里幸免于难,知道兄妹传人种生下了葫芦,然后从葫芦里走出了人类的祖先;从此领悟到了音乐的美妙,体会到了舞蹈的乐趣,从此彝家人会说话就会唱梅葛调,会走路就会跳葫芦笙舞。但因为没有文字,所以《梅葛》只能口传心授。一代又一代,传唱的人越来越多,流传范围也越来越广,《梅葛》的版本也多种多样。但不管如何变化,创世、造物等主体部分大同小异,被彝家人奉为“根谱”,被今天的研究者视为“史诗”,看成是彝族文化的“大百科全书”。

  解放后,因受“破四旧”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影响,梅葛会这种民间活动一度被取缔,梅葛传唱也作为封建迷信被严格禁止。1992年,沐浴着改革的春风,马游梅葛文化站正式挂牌成立,梅葛传唱才在民间重新兴起。2005年,首届马游梅葛文化节在马游村委会举行。今天的梅葛文化节,是原有梅葛会的继承和发展,是梅葛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新形式,是实施“文化荣县”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文化姚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梅葛这朵民族奇葩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彝族创世史诗《梅葛》

  史诗流传在云南省楚雄州的姚安、大姚、盐丰等地的彝族地区。当地彝人每逢年节都要诵唱《梅葛》三天,并视《梅葛》为“根谱”而世代口耳相传。“梅葛”本为一种彝族歌调的名称,由于采用这种调子来唱彝族的创世史,因而人们将这部创世史诗称为《梅葛》。全诗长5775行,由〈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四部组成。“梅葛”调又分“赤梅葛”和“辅梅葛”两大类。“赤梅葛”的曲调比较悲楚、忧伤、低沉,史诗的第四部〈丧葬〉就采用这种曲调;“辅梅葛”的曲调较为婉转抒情,史诗的其它几部唱诵时就采用这种曲调。

  开天辟地

       远古的时候,宇宙混沌未分,没有天地。格兹天神要造天地,他从天上放下九个金果变成九个儿子,让九个儿子中的五人来造天,要把天造成象一把伞;接着又放下七个银果变成七个姑娘,让七个姑娘中的四人来造地,要把地造成象一座轿。造天的儿子用云彩做衣裳,拿露水做口粮;造地的姑娘用青苔做衣裳,拿泥巴做口粮。他们以伞作造天的模子,蜘蛛网做天的底子;以轿作造地的模子,用蕨菜根做地的底子。造天造地的时候,小伙子们好吃懒做,姑娘们勤勤恳恳,结果天造小了,地造大了,天盖不住地。怎么办呢?格兹天神便让阿夫来解决。阿夫叫三个儿子抓住天边往下拉,把天拉得又大又凹。阿夫便放出三对麻蛇来缩地,麻蛇围着地边箍拢来,但地面还是箍得不齐;接着,他又放出三对蚂蚁来咬地,果然蚂蚁把地边咬地整整齐齐;最后,他放出三对野猪来拱地,三对大象来拱地,拱了七十七个昼夜,使大地出现了山,出现了箐,有了平坝,也有了河川。天也拉大了,地也缩小了,天地才相合起来。天地造好以后,为了让天不垮,地不塌,便打雷试天,结果把天震裂了;用地震来试地,又把地也震出了洞。于是,格兹天神又派儿女们用彩云补天,用地公叶子补地。天地修补好以后,天还在摆,地还在摇。于是格兹天神又让儿女们捉来三千斤公鱼来撑地角,七百斤母鱼来撑地边,地就稳了。只是公鱼和母鱼眨眼或翻身时,地才会震动,这一震动就发生地震。地稳了以后,没有撑天柱,天还在摇晃。在格兹天神的启示下,五个儿子很勇敢,捉来世上最凶猛的老虎杀掉,用虎的“四根大骨作撑天的柱子”,“把天撑起来”;用“肩膀作东南方北方向”,天才稳定下来。天地造好以后,世上还没有万物。又用虎头作天头,虎尾作地尾,虎鼻作天鼻,虎耳作天耳,左眼作太阳,右眼作月亮,虎须作阳光,虎牙作星星,虎油作云彩,虎气变雾气,虎心作天心地胆,虎肚作大海,虎血作海水,大肠作大江,小肠变成河,排骨作道路,硬毛变树林,软毛变成草,骨髓变成金子,小骨头变成银子,虎肺变成铜,虎肝变成铁,脾脏变成锡,腰子作磨石,大虱子变成黑猪和黑羊,虱子蛋变成绵羊,头皮变成雀鸟……这样,老虎垂死化身变成了天地间的万物。   人类起源   宇宙始成,万物方生,可世上还没有人类。格兹天神“撒下三把雪,落地变成三代人”:第一代人是“独脚人”,“只有一尺二寸长”,他们以泥沙当饭菜,只是怕晒太阳,这代人被太阳晒死了。第二代人有一丈三尺长,树叶做衣裤,吃山林野果,住老山洞。这时天上出现九个日月,这代人又被太阳晒死了。格兹天神便决意錾日月,他“左手拿錾,右手拿锤,”把多余的八个日月除掉了,又撒下第三把雪,变成第三代人。这一代是竖眼人,两只眼睛朝上生。这时格兹天神又撒下苦荞、谷子和麦子,让人们去学会耕作与栽培;天上老龙还教会了人们取火。但由于这代人“心不好”、“不种田”、“不拔草”,“一天到晚,吃饭睡觉,睡觉吃饭。”于是格兹天神决心发洪水,“把第三代人换一换。”

   洪水泛滥   

    洪水来临的前夕,武姆勒娃受天神之命到人间寻找人种,见学博若有五个儿子、一个姑娘,就变成熊,翻了五兄弟耕的田。五兄弟下扣子捉住熊,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对熊很凶,只有小弟弟心地善良,给熊解扣松绑。熊为了报答老五,在预告洪水将至的消息时,叫四个哥哥打金、银、铜、铁柜子避水,给了老五三颗葫芦籽,让他回去种上,等葫芦结得象囤子一样大,就与妹妹一起住进葫芦避洪水,饿了就吃葫芦籽。洪水过后,老五和妹妹幸存下来。天神下令去世上找人种,葫芦蜂要咬死人种,天神一鞭子抽断它的腰,并咒它“七月葫芦八月包,你养的娃娃吊着养,九月十月放火烧。”凡欲咬死人种或声言不去找到人种的小动物或植物,都受到了体态变形的惩罚;相反,柳树想把水中漂来葫芦拦住,但力不从心,没有拦住,天神满意柳树的好心,于是封柳树“倒栽你倒活,顺栽你顺活。”凡欲帮助寻人种的动植物都得到了封赏。世上没有了人烟,天神让兄妹二人成亲,可妹妹怎么也不答应成婚。后来“属狗那一天,哥哥河头洗身子,属猪那一天,妹妹河尾捧水吃,吃水来怀孕。”一月吃一次,吃了九个月才怀孕,却生下个怪葫芦,妹妹心中害怕,就将葫芦丢进河里。后来,天神请兔子、老鹰和虾子捞出葫芦,天神打开葫芦,从中走出汉、傣、彝、傈僳、苗、藏、白、回等九个民族。

  造物  

    开天难,辟地难,创世充满了艰辛,造物也同样充满了艰辛。人类从盖房、狩猎、畜牧、农事渐进到工具制作、采盐、养蚕等早期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经历着曲折与反复:起初人类从观察兽窝、鸟巢、鱼洞等动物栖居受到启发,并学会了种树剖砍木板后才学会了盖房子。由于“打的野物不够吃,要去盘田种地收五谷。”山坡杂树多,且盘根错节,不宜种庄稼。人们要把树砍掉,可兔子争先去砍,怎么也砍不掉;豺狼接着去砍,还是砍不倒;老虎也跟着去砍,仍然砍不动;接着,麂子、麻雀、大雁、老鸹、野鸡、竹鸡、鹦哥、乌鸦等百兽百鸟都去砍树,还是砍不倒。最后还是人类有办法,磨刀砍倒了杂树。接着人们要放火烧坡,野兽来烧烧不着,鸟类来烧烧不着,还是人们才烧出了荞地,盘出了庄稼,进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作。那时还没有牛,一位叫特勒么的女性,“左手拿盐巴,右手拿春草”,学会了驯牛饲养家畜。有了家畜,要去放牧,天阴下雨怎么办?人们又学会了做蓑衣篾帽;放牧人独自在山野没有伴,于是便自制乐器,发明了葫芦笙、笛子和响篾(竹簧口弦)来作伴;要盘庄稼了,人们又去观察天象和物候,才月日与四季划分出来;人们发现了铜铁想制造工具,便编出竹箩装满铜铁用马驮着去找工匠;走遍了四方,终于在牟定城找到了打铜打铁和铸锅的匠人,他们把“马鹿头拿来做砧,马鹿角拿来作锥,马鹿脚拿来作钳子,马鹿身子拿来作风箱”,终于打制出工具,种出了更好的庄稼。

      婚事和恋歌

      春牛赶下河,从此春风吹起来了,万物都在发芽,“发芽要开花……开花结果要相配”: “日月来相配”、“大星小星配”,“白云黑云来相配,春风空气来相配,地要树来配,风和水波配,河配岩来岩配石,岩石又和树相配,柿树梨树两相配,罗汉松和大风配;兔子吃了小麦来相配,老虎吃小兽来相配,没有不相配的兽,就连地上的蚂蚁都相配;凤凰吃了小虫来相配,麻雀吃谷子来相配,没有不相配的鸟;虫虫也相配,蚯蚓吃了泥土来相配,蜜蜂吃了花蕊来相配,没有不相配的树木花草,没有不相配的鸟兽虫鱼,没有不相配的人……”“样样东西都相配,地上的东西才不绝”。因为“天有天的规:白云嫁黑云,月亮嫁太阳,天嫁给地,男女相配,人间才成对。”天地日月、星云气风、河石泥水、树木花草、鸟兽虫鱼……万事万物都在“相配”中生存发展,所以,彝家也兴起了婚配的仪礼,定制了说亲、请客、抢棚、撒种、安家等的婚俗惯制:男方先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经过一番男女斗智比识的考核,双方议定了彩礼,择定了婚期;吃过定亲酒,才算是“亲戚做好了,两家哈哈笑”。婚期到了,亲朋邻友都前来祝贺,在新娘快要进门的时候,村寨里的青年便聚集在场院里,跳起“跌脚”舞,庆贺新人的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抢棚”仪式。次日一早接着举行“撒种”仪式,由两人扮成耕牛表演犁地撒种的舞蹈,一旁有一对男女对唱“你我亲……”婚礼结束后,恰似“竹节安在葫芦上,公配母来母配子,五个竹节五个音,葫芦配竹节,做成葫芦笙。”因为彝家认为“人从葫芦生”、“人是由竹子变成的”。此后,女方怀孕生子,生息繁衍。彝寨里的人家起房盖屋,开垦荒地,种出庄稼,饲养猪鸡牛羊,割麻绩麻,纺织麻布……到处可见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并叙述了与制作葫芦笙相关的生育习俗。  

  死亡与丧葬

       有生就有死。树木花草会死,鸟兽鱼虫会死,万物都有死,人也总是会死。因为“天神撒下活种籽,地王撒下死种籽”,死种撒在谁的头上,谁就会死,谁也躲不脱。起初,人们四处去寻找“不死药”,但“医疼的药倒有,医死的药没有”。人们只好背着病人去躲死,躲到大山上,躲到大箐里,躲到石岩下,躲到柜子中,到处都躲不脱,最后病人还是死掉了。村寨的男女老幼悲伤地聚在一起凭吊亡者,兴起了“哭丧”以“怀亲”的丧葬仪礼,在缅怀故人的同时,彝家理解了生死之理,从而直面死亡,憧憬着更美好的生活。

  《梅葛》并没有一个从头至尾贯成一气的完整故事。它的每一部分由许多篇组成,每一篇又可以独立成章,单独咏唱。但同时,每一篇章又是全诗的有机构成部分。史诗将神话与纪事相结合,用创世这一根主线贯穿全诗,呈现了彝族先民对天地万物起源的朴素、大胆、神奇的想象,又概括了彝族人民生活历史的发展轮廓,反映了古代彝族先民的原始宇宙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堪称是彝族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梅葛》的搜集整理情况:1957年由徐嘉瑞等人第一次较全面地搜集了在楚雄姚安县马游乡流传的唱本;1958年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再次作了全面搜集、整理、翻译,并于1959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梅葛”一词是彝语音译,“梅”是“嘴”,“葛”是“咀嚼”或弯曲环绕,引申为唱述远古的事象。彝族梅葛没有文字记载,完全靠能歌善舞的彝民周而复始的口唱、耳听、心记传承保留下来,并经世代彝民的不断加工充实、梳理汇集,形成了一部篇幅宏大,演唱方式和内容相对固定的民族神话史诗。彝族梅葛主要有:过山调、“老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离别调等五种。过山调多在高山野林引吭高歌,调子粗旷嘹亮;老年梅葛一般在节日聚会、婚嫁丧葬、喜庆盛宴中联唱,内容以开天辟地、创世造物、成家立业为主,腔调低沉婉转;青年梅葛动情缠绵反映纯真情爱生活,多在深夜“做相火”或“串姑娘房”时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即兴盘歌;娃娃梅葛就是彝族儿歌,幽默打趣,诙谐顺口;离别调凄婉忧伤,一般为彝族中年男女怀亲愁老所唱。其演唱方式多为男女对唱,一问一答,或主客盘歌。古往今来,世代彝族人民张扬自己想象的翅膀,靠天赋优越的即兴歌舞才能,把彝族历史图腾故事,用梅葛这一特定的曲韵演绎为歌唱、舞蹈艺术语言,在世居的贫瘠家园自由放歌,翩翩起舞,思接千载,歌动云霄。

  充满古朴神秘色彩的彝族梅葛是远古彝民对万物起源的思维表白,是彝族人民千锤百炼而流传下来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彝家一支永远也唱不完的古歌。“你是我亲戚,我要说给你……”歌者在唱彝族古歌梅葛时总要深情地先唱这一句。譬如开天辟地篇:“远古没有天,是天不像天,竹竿戳得着;远古没有地,是地不像地,云雾脚下踩……”歌声悠远,如泣如诉,仿佛穿越千年时空,在深邃的历史甬道与古人对话。又听《丧葬篇·安魂》:“天上有白云,地上成雾海。云雾罩山寨,彝家一老人,静静躺棺椁,他要去阴曹,他要走地府。天上星出齐,眨眼也想睡;天空云魂睡,世上人也睡;地上树魂睡,树魂睡松林;松魂睡蕨棵,蕨魂睡草棵,虫虫睡草棵。你的魂也睡,今晚睡不好,你要走远路,明早好赶伴。勿怪老朵觋,夜诵安魂经……”令人惊讶的是:不读书不识字的彝族先民,何能把天书一般的梅葛脱口唱得举重若轻,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且是那么浑然一体酣畅淋漓。彝民们在吟唱史诗梅葛中,撩开历史的帷幔,拂去岁月的尘埃,从中清晰地追述祖先地老天荒的沧桑岁月之旅,透视他们漂泊跋涉的苦难人生。为了生存,只要有一口气,只要有一洼土,一泓水,一畦地,他们都会顽强的与自然抗争活下去,让生命之树生根、开花、结果,并与火相伴,燃烧激情,纵情歌舞,唱出彝家的坚韧不屈、豪情万丈。值得赘述的是,由于彝人生活贫苦,长期没有受教育的环境和条件,多崇拜原始神灵,而以梅葛为主要内容的祭祀经辞,由彝族“朵觋”(毕摩)世代师徒口碑相传,具有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折射着古朴的原始世界观、人生观,因而,彝族梅葛又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诗歌精品。自然而然,作为梅葛这一独特文化传承者的彝族朵觋,就被彝人尊为最有学问的人而倍受敬重。

     “久藏深山人未识,一朝面世天下痴”。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和开发保护工作十分重视。1958年9月,由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和昆明师范学院组成“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首次深入彝家山寨,对彝族梅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收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广大文艺工作者历时一年,六易其稿,使长达5770余行的《梅葛》一书于次年问世,成为迄今五次再版的原始脚本。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